close

去年健保署發現有民眾因頭部外傷引發腦震盪、胸痛等症狀,一年內在7家醫院做了24次電腦斷層(CT),而根據《聯合報》報導,此事追查發現,民眾竟是為了申請商業保險給付,令人咋舌。桃園霧眉健保署為了避免民眾重複受檢,既浪費醫療資源,也可能對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,自明年1月起醫師門診開立檢查單前若未調閱病人過去1個月的報告,將不予支付。

健保署統計發現,前年健保支付前20大檢查項目,金額高達688億元,其中又以電腦斷層造影約92億元最高,而健保署發現,有一名台中36歲男子,因頭部外傷引發腦震盪、胸痛等症狀,跑遍台中、台北7家醫院,做了電腦斷層高達24次,甚至有單一醫院就做6次,創下個人最高紀錄。桃園霧眉根據《聯合報》報導指出,此事件追查發現,患者原來是為了申請商業保險給付,健保署針對該男子進行追蹤及輔導,也拜託醫院不要替單一病患重複做檢查。

而健保署也為此祭出新管制措施,自今年1月建置雲端醫療影像資訊分享平台,鼓勵各醫院為病人執行電腦斷層(CT)及磁振造影(MRI)檢查後,即時將影像及報告上傳,讓民眾至其他醫院尋找第二醫療意見或後續照護,不需要花費200-600元燒錄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等影像。自明1月起,醫師門診開立檢查單前未調閱病人已上傳之影像及報告,將不予支付。

桃園紋眼線

而醫師如遇臨床上特殊情形,例如連線中斷、查無報告或影像、上傳影像品質不佳或不符此次看診等,醫療院所得申報虛擬醫令代碼(S001~004)再次檢查並向健保署申報,病人無須自費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wnsenbarr 的頭像
    townsenbarr

    townsenbarr的部落格

    townsenba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